|
|
|
十一五”期间的经济发展
浏览:78456次'时间:2015年5月11日
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,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,以生态大县建设为总纲,以改革开放为动力,以富民强县为目标,全新构建县域经济,使全县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。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2430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940296万元,增长4.2倍,年均递增33.2%,超历史最好水平。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4.8%上升到2010年的7.7%,增加2.9个百分点,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。 1、农业 五年间,县委、县政府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,不断引导农村经济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,从而,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,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农村经济正在走上持续、稳定、健康发展的轨道。2010年完成农业总产值(按当年价计算)293082万元,比2005年138214万元增加154868万元,年均递增16.2%,农业增加值完成152725万元,年均递增17.2%。 畜牧业生产发展不平衡。近年来,由于封山禁牧和机耕农田的推广。大牲畜存栏明显下降,2010年大牲畜存栏7.3万头,比2005年9.3万头减少2万头;生猪存栏5.9万头,比2005年8.1万头减少2.2万头;家禽存栏大幅度增加。2010年家禽存栏725.5万只,比2005年189.7万只增加535.8万只,增长3.8倍,年均递增30.8%;由于家禽饲养量的明显增加,带来了全县肉类总产量的大幅度上升。2010年肉类总产量达到44541吨,比2005年4543吨增加39998吨,增长9.8倍,年均递增57.9%。 林业经济稳步发展,五年累计造林5828公顷。全面完成了集体林权改革任务,林木所有权、林地使用权、森林经营权得到落实。林业产业由单纯造林向森林复合经营模式转变,保持连续28年无森林火灾。森林蓄积量2460万立方米,封山育林50万亩,2010年全县木材总产量达到17万立方米。 2、工业 “十一五”期间,我县工业经济迅猛发展,工业企业生机勃发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逐年增多,总量逐年扩大。我们以更为广阔的视野,更为开放的姿态,广招四方客商,全力加快招商引资步伐,一大批域外引资大项目落户清原。因此,我县的工业经济出现了有史以来的大步跨越。2010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225户,比2005年99户增加126户;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(现价)达到152.23亿元,比2005年增加143.1亿元,增长15.6倍,年均递增75.4%;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6.8亿元,比2005年增加19.5亿元,增长21.3倍,年均递增81.1%。 3、交通运输、邮电 交通运输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。2010年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221千米,其中,等级公路1044千米,公路桥梁14772/528(米/座)。2010年完成路基改造247.4公里,新增油路70.1公里,完成公里绿化579.2公里。 邮电通讯业发展步伐加快,移动电话普及率逐年提高。2010年末,联通、移动、电信三家公司移动电话总数为15.9万户,比2005年4.5万户增加11.4万户,增长3.5倍,互联网用户达到19787户;随着移动电话的广泛普及,全县座机电话有所下降,2010年,全县拥有电话机76116部,比2005年79052部减少2936部。 4、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步伐明显加快,投资总量大幅度提升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我县进行了大规模的城乡住宅开发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五年间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23.6亿元,比“十五”期间20.1亿元增加203.5亿元,增长11.1倍,年均递增61.9%。其中,住宅投资13.3亿元,增加9.8亿元,增长3.8倍。新增 固定资产156.3亿元,增加140.4亿元,增长9.8倍,年均递增57.9%。五年间竣工的房屋面积84.4万平方米,其中,住宅56.2万平方米,大大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,充分展示了我县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。 5、商业 商贸流通领域兴旺繁荣,商品流通规模逐年扩大,城乡市场繁荣活跃。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.5亿元,比2005年9.19亿元增加11.31亿元,年均递增17.4%;我县外贸出口受自然条件的限制,出口产品相对滞后,2010年完成1629万美元,比2005年3918万美元减少2289万美元,下降58.4%。 6、财政金融与保险 在国家、省市不断调整税收分配政策的严峻形势下,财税部门广辟财源,加大税收增缴力度,确保了财政收支基本平衡。2010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089万元,比2005年10876万元增加61213万元,年均递增46.0%;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8103万元,比2005年39176万元增加108927万元,年均递增30.5%。 金融机构兴旺稳定。锦州商业银行落户清原8年来,为清原金融行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。2010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19237万元,比2005年253914万元增加365323万元,年均递增19.5%;金融机 构各项贷款余额229466万元,比2005年111501万元增加117965万元,年均递增15.5%。 7、社会保障 “十一五”期间,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,体系不断完善,并开创性地建立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。2010年,纳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险、农村养老保险、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0761人、12136人、14211人和13309人;五年间,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运行平稳,就医难、就医贵的现象已基本得到缓解。2010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616人,比2005年8130人增加13486人,年均递增21.6%;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展开,我县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,全县参合人数达到215897人,参合率达到94.2%,受益人达到113798人。 8、文化、广播、电视、教育与卫生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,丰富了全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群众的业余文化活动异常活跃。2010年全县共举办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32场,比2005年15场增加17场,文化娱乐场所达190余家。 广播电视快速发展。县城有线电视实现了数字电视,农村有线电视覆盖各乡村。2010年末,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8.2万户,比2005年7.7万户增加0.5万户,有线电视节目94套,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,被国家广电总局命名为“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”。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。截止2010年末,全县有高级中学两所,初级中学14所,职业高中1所,小学50所,特殊学校1所。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28504人。五年累计报名高考人数为5160人,升入全国大中专院校总人数为4434人,升学率为85.9%。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,医疗条件不断改善。2010年全县拥有卫生机构23个,其中,医院19个,应有医疗床位962张,卫生技术人员1158人。 9、人民生活 “十一五”期间,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已经步入快速发展轨道,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。2010年全县全部职工平均工资达到31384元,比2005年8865元增加22519元,年均递增28.8%;农民人均纯收入6612元,比2005年3183元增加3429元,年均递增15.7%;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1.9平方米,比2005年12.3平方米增加9.6平方米,年均递增12.2%;2010年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7054万元,比2005年179211万元增加257843万元,年均递增19.5%,人均存款12093元,比2005年6097元增加5996元,年均递增14.7%。 |
|